《东坡食源》: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2023-02-13 09:52:29    来源:海南日报


(资料图)

作者:陈勇 郭志东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出自千古文人苏东坡居儋期间所书的《和陶<酬刘柴桑>》诗:“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该诗大意是:家园四周墙边栽种的甘薯与芋头,色香俱全,能放开肚子饱食一两次这些美味,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还有淡泊无为的马少游等等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东坡食源》 作者:李公羽 版本:海南出版社时间:2023年2月

“超级吃货”苏东坡钟爱海南美食的历史形象,凸显在人们的视野里。事实上,以餐食为题材的书写,在苏东坡的文学创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以诗、词、文、赋等多种体裁描述过餐食制品、心得,以及耕种的心路。这位北宋文豪一生屡遭贬谪,却能在漂泊游历的悲苦仕宦途中,以卓尔不凡的文笔、豁达自适的情怀,用餐食装点人生,用可企及的食材温暖苦难的生命,为他多舛的命运点燃别样的人间烟火,并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餐食诗文,也为新时代的国人餐桌留下了东坡肉、东坡脯、东坡豆腐、东坡羹等等闻名中外的美味佳肴。

“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食为首。毋庸置疑,餐食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海南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编著的《东坡食源》一书,立足美食,从历史文献中精选东坡先生记载、食用和“发明”的餐食相关诗文近两百条,作为东坡美食之“源”,分门别类予以校注、诠释、点评;对东坡每一作品写作的时间、地点、相关食材、人物、事件等,作了详实考证、补充;对史料中有争议或无记载的重要文献、史实,作相应比较、研究和考辨。

《东坡食源》构思于四五年前,发轫于去年四五月间,是近年来公羽先生醉心苏学研究,集众之智、厚积薄发、夜以继日捧出的力作。放在庞大、成果丰硕的苏学研究视阈下来看,该书注重第一手、权威史料的选用,夯实了东坡餐食文化历史论述的信度与效度。譬如东坡蓼茸条目:苏轼诗《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为韵,轼得“鸟”字》选用日本公文书馆藏的南宋杭州刊本《东坡集》;东坡鲤鱼条目中,《馈岁》选用明刻本的《东坡全集》(一百一十五卷本)等等。对东坡餐食诗文史料的考辨、点评等方面则均有所超越。

更难能可贵的是,《东坡食源》选用史料中许多古汉字,一般的电脑程序无法输入,作者则靡费心力通过多种程序、采用不同技术手段保证原字引用,且对每一菜名的东坡餐食诗文出处附上文献原图影印片为证。

《东坡食源》有效实现了餐食里有文化、文化里有餐食的融合、辉映。全书写作体例安排,从东坡的美食诗词文赋出发,从文学、历史、思想、人文等方面系统解读、品鉴诗文,通读全书,有历史、有故事、有情怀、有人生、有哲理。该书将东坡诗词文赋的餐食书写置于北宋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历史坐标体系中赏析,在行云流水的述评中,说北宋的政局、变法、民生民俗历史,讲东坡友情、亲情、人情的故事,感悟东坡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人生态度,彰显了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境情怀,阐发了东坡的人生哲理。譬如,东坡鲈鱼片(冷菜)条目即是鲜明体现,该条目从东坡先生写于绍圣二年(1095)三月的诗文《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出发,以北宋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东坡与詹太守两人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则充分体现了东坡对美食、人生的热爱。

换个角度看,《东坡食源》也是一部裹着餐食文化外衣的东坡文学鉴赏作品。东坡凭借其超凡的文学天赋,创造性地将日常平淡的餐食融入诗词赋的文学创作中,内容既有海河鱼虾、山间菜蔬的形色鲜香刻画,又有垦荒耕种的心路历程记录,还有食材烹制的探索及餐食心得,文笔细腻、文采飞扬、文风生动、文意高远、格调明快、内涵丰富,把粗陋的食材及简单的烹制过程提升到艺术享受的文学描述,形成了独具苏式风格的文学作品,开启了有宋以来餐食文化书写的繁盛局面。该书立足东坡诗词文赋的美食书写,在娓娓道来中品鉴诗文,一代文豪诗词文赋的餐食文学之美,使我们对惯见的餐食甚至简陋、粗劣的食材有了妙不可言的文学想象,提升了日常餐食的美感,调动了人们对新时代餐食美学的浪漫感受与心灵呼唤。

(作者单位: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厚积薄发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