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重塑城市发展新模式 数字化加快赋能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_全球实时

2023-05-28 13:30:4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27日,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多位国内外院士专家、管理部门代表以及企业家齐聚一堂,聚焦碳达峰碳中的热点议题深入讨论,其中“城市低碳转型”议题引发关注。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围绕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低碳城市有望成为当前城市发展多种矛盾的一种集约式解决方案,低碳转型的“硬约束”将重构城市发展模式。

在中国,城市碳排放量占整体的70%以上,承载着中国60%的常住人口。而在未来20年,中国还将有2-3亿人进入城市。城市无疑成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中国城市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竞合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技术和制度创新是城市低碳转型“推动器”

“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了低碳化、零排放。如果发挥好这一项目的技术集成示范效应,加大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以后推广到空调制冷,那将对全社会减排降碳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副主任余剑伟在会上提出,要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先进技术示范场景应用。

作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北京肩负着低碳、宜居、高效的示范引领重任。为此,北京全面启动实施《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方案》,同时更新发布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政策。

目前,北京已建成绿色技术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115家、工程技术中心51家。在沪深A股、香港及其他全球市场上市的绿色技术企业数量达130余家,70%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京外实施。

与超级人口大市北京不同的是,珠海常住人口总量较小,更适宜也更擅长精细化低碳城市治理。2015年,珠海入选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综合试点城市,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综合试点城市之一。

2017年,台风“天鸽”对珠海市政基础设施造成损坏,亟待通过城市精细化的设计提升城市韧性。珠海开始从宏大叙事转向小切口具体项目,制定“N+1”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并从多方面制定相关标准,让低碳城市转型之路有据可依。

过去,城市在转型低碳发展中往往因为缺乏有效激励和标准制定,推广进程显得“力不从心”。而有效激励和标准制定是推动城市低碳转型的“加速器”。

近年来,北京印发《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超低能耗建筑面积应在1000平方米以上且整栋实施,通过超低能耗建筑专项验收。按照实施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20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单个示范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600万元。

该激励政策甫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的反响不断。余剑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激励机制催化下该项目起到不错的效果,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完成107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碳中和发展

“碳达峰”时间表提前以及“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使中国城市减碳成为“硬约束”,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城市结构调整。从目前情况看,很多城市对低碳城市理念理解各异,尤其对城市碳排放数据掌握不清,导致低碳转型进展难以深入。

“大量榨取环境作为代价来完成财富创造的工业化财富积累模式,终将会被改写,大规模人工智能的介入才能帮助我们超越工业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志强提出,利用碳中和智能工具来测绘“城市碳商”。他认为,每座城市都借助数字化工具精准测绘了解自身的“碳商”,以便于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碳商,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除以城市碳负债水平。碳商是一个“品”字型的理论模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分子,城市碳排量及碳汇量通过计算后得出的碳负债为分母,这就形成了“品”字型结构。分子越大、分母越小,意味着城市越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则建议,利用数字化手段助推“碳中和”,可建立符合MRV要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运用大数据支撑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个人二氧化碳排放信用体系。

数字化赋能城市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大势所趋。根据IDC预测,2021年-2025年,中国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支出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生产运营数字化将成为企业重要减碳发力点。

另据市场预测,从2021年到2024年,持续采用云计算可以减少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当前至实现“碳中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减碳贡献占比将逐年提升,至2060年将至少达到70%。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