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六成规模缩水,次新基金为何“长不大”?

2023-08-09 09:42:27    来源:金融界

超过六成次新基金第二季度规模较成立时规模缩水,部分次新基遭遇大额赎回,导致净值大增而规模骤降。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发行遇冷,而已成立的次新基金整体规模也面临规模下滑的困境。据同花顺iFinD数据,年内新成立的基金共有708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共有404只次新基披露二季报,超过六成的产品规模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经《每日财报》梳理,总的来看,相对于发行规模,404只次新基金在第二季度合计规模减少逾500亿元。其中管理规模减少超过10亿元的产品达到18只,共有82只产品规模“腰斩”;管理规模增加超过10亿元的产品仅有4只。


【资料图】

从业绩来看,投资境外市场的次新基的收益率要高于投资于A股市场的产品。截至8月7日,次新基中净值增长超过10%的产品共有21只,其中有13只产品为QDII基金。

另外,部分次新基收益率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遭遇大额赎回,有产品规模骤降99%,净值却增长逾20%。导致此结果,或是由于“帮忙资金”退出。

超六成次新基规模缩水

今年以来股市震荡剧烈,公募发行市场遇冷,基金成立数量和发行规模均低于去年同期。而年内已成立的基金,整体规模也出现下滑的情况。据同花顺iFinD数据,年内成立的次新基中,共有404只产品披露二季报,超过六成产品规模较发行规模减少。

具体来看,404只产品成立时发行总规模为3693.28亿元,近期披露的第二季报显示,总规模降至3166.76亿元,合计减少526.52亿元,下降幅度为15.26%。其中规模出现下滑的产品共计265只,占比达到65.59%。

《每日财报》注意到,规模下滑超过10亿元以上的次新基共有18只,以债券基金为主,多数产品属于中小基金公司。此外,同业存单基金规模较少较为显著,6只产品规模下滑超10亿元。

方正富邦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成立时规模达到60.92亿元,到第二季度时规模大幅减少54.47亿元,降至6.44亿元,成为规模减少额度最大的次新基。太平基金、国金基金、上银基金旗下的同业存单基金规模也分别减少16.09亿元、12.91亿元和12.79亿元。

惠升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成立时规模达到80亿元,是成立时规模最大的次新基,到了第二季度,规模减少39.42亿元;鹏华丰尊债券、普旭浦银安盛普旭3个月定开债券成立时规模也将近80亿元,到第二季度规模分别减少18.65亿元、14.10亿元。

合煦智远稳进纯债债券、中银中短债债券成立时规模分别达到32.44亿元、22.79亿元,到第二季度规模均降至5亿元以下,分别剩余4.21亿元、3.53亿元。

从规模下滑幅度来看,不少产品规模大幅度缩水。在次新基金中,共有82只产品规模下降幅度超过50%,下降幅度位于20%至50%之间的产品也有57只。

在404只次新基中,第二季度规模获得增长的产品共计139只,占比约为34.41%,其中有4只产品规模增加逾10亿元。蜂巢丰嘉债券是规模增加最大的产品,发行时规模仅为2亿元,第二季度规模增加37.22亿元。

此外,永赢昭利债券、华商鸿悦纯债债券和长盛盛启债券成立时规模均为2亿元左右,但是第二季度规模增长迅猛,分别增加25.43亿元、18.04亿元和17.99亿元。

“帮忙资金”大撤退?

从次新基金整体业绩来看,投资于境外市场的QDII基金拔得头筹。经《每日财报》梳理,次新基中共有21只产品成立以来净值增长超过10%,其间有13只产品是QDII基金。事实上,在年内新成立的全部产品中,QDII基金整体业绩突出。

截至8月7日,业绩最好的产品是嘉实全球创新龙头股票(QDII)人民币,该产品成立于3月14日,至今收益率达到33.86%;其次为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QDII),至今收益率为27.78%。此外,华泰柏瑞纳斯达克100ETF、博时纳指100ETF、华宝海外新能源汽车股票(QDII)等产品收益率也超过20%。

在众多次新基中,同泰恒盛债券显得尤为特殊。该产品作为债券基金,成立于4月20日,成立以来收益率却达到27.99%。究其原因,该产品净值大增是因为遭遇大额赎回。仅在6月30日,该产品净值大增20.40%。

从规模变化来看,同泰恒盛债券成立时规模2亿元,刚好满足新基的成立条件,但是到第二季度,该产品规模骤降至9万元,累计缩水99.95%,成为规模缩水幅度最大的次新基。

另外,金信优质成长混合的表现也类似。该产品成立于4月12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19.96%。该产品同样遭遇大额赎回,仅在4月19日净值就增长9.15%。季报显示,其规模从成立时的2亿元降至第二季度的1153万元,缩水幅度为94.24%。

同泰恒盛债券和金信成长混合净值大增而规模骤降,或是“帮忙资金”退出所致。据相关市场人士,今年基金发行遇冷,有基金公司为满足新基合同生效的条件,引入“帮忙资金”。不过“帮忙资金”迅速退出,反而使得产品沦为“迷你”基金。

同泰恒盛债券和金信优质成长混合在成立时,规模几乎由机构投资者占有。同泰恒盛债券有4位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20%,4位机构投资者于5月和6月就将持有的全部份额赎回。

在持有比例超过20%的投资者中,金信优质成长混合成立时有3位机构投资者,“机构2”和“机构3”申购后,仅7天就将持有的全部份额赎回;“机构4”申购后,仅6天就将持有的全部份额赎回;“机构1”在4月28日后又申购了314万份。

除了同泰恒盛债券和金信优质成长混合外,还有9只次新基规模缩水幅度超过90%,如兴银合泰债券、财通资管睿兴债券、格林碳中和主题混合、天弘全球新能源汽车股票等产品。规模大缩水后,这些产品规模均低于5000万元。

本文源自:每财网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